目錄: 課時提升作業 二 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程序.doc 課時提升作業一 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.doc 課時提升作業三 物質的量及其單位——摩爾 摩爾質量.doc 課時提升作業五 物質的量濃度.doc 課時提升作業六 物質的量在化學反應中的應用.doc 課時提升作業四 氣體摩爾體積.doc 示例: 課時提升作業一 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 (30分鐘 50分) 【合格性考試】 一、選擇題(本題包括2小題,每小題6分,共12分) 1.以下是某探究活動中,使用了多種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,其中沒有涉及的是 ( ) 課題 金屬鈉與氧氣反應的實驗 實驗目的 (1)探究金屬鈉與氧氣的反應 (2)認識條件控制在實驗研究中的意義 儀器與 試劑 金屬鈉、酒精燈、石棉網、鐵架臺、鐵圈等 實驗步驟 (1)將切好的金屬鈉放置在空氣中,使其與氧氣反應 (2)將金屬鈉放在石棉網上加熱,使其與氧氣反應 實驗記錄 A.實驗法 B.觀察法 C.分類法 D.比較法 【解析】選C。在本次探究活動中,為了研究鈉的性質,分別做了鈉在空氣中自然放置、在空氣中加熱兩個對比實驗,通過感官觀察兩個實驗過程中現象的差異,依據現象得出結論,這個過程中分別運用了實驗法、觀察法、比較法來研究金屬鈉的性質,沒有涉及的是分類法。 2.(2018•濰坊高一檢測)將一塊銀白色的金屬鈉放在空氣中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:表面迅速變暗 “出汗” 變成白色固體(粉末),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( ) A.表面迅速變暗是因為鈉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了過氧化鈉 B.“出汗”是因為生成的氫氧化鈉吸收空氣中的CO2在表面形成了溶液 C.最后變成碳酸鈉粉末 D.該過程的所有變化均為化學變化 【解析】選C。鈉露置在空氣中迅速變暗, |